菅屦、 菅屩、 菅筲、 菅茅、 菅荐、 菅菲、 菅蒯、 菅蒲、 菅蘧
草菅人命
丛菅、 条菅、 榛菅、 沤菅、 编菅、 翆菅、 草菅、 蓁菅、 霜菅、 黄菅
菅拼音 jiān 菅部首 艹 菅笔画 11 注音 ㄐㄧㄢ 繁体字 菅 部首笔画 3 汉字结构 上下结构 造字法 形声 笔顺 横竖竖捺捺折竖折横折横 菅的意思、基本信息 菅五笔86:APNN 菅五笔98:APNF 五行:木 UniCode:U+83C5 四角号码:44777 仓颉:TJRR GBK编码:DDD1 规范汉字:4766 菅的解释● 菅
jiān ㄐㄧㄢˉ
◎ 多年生草本植物,多生于山坡草地。很坚韧,可做炊帚、刷子等。杆、叶可作造纸原料:草菅人命。
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菅 jiān
〈词性:名〉
(1) (形声。从艸,官声。本义:菅茅)
(2) 同本义 [villous themeda]。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(Themeda gigantea var. villosa ),叶子细长而尖,花绿色,结颖果,褐色
白华菅兮,白茅束兮。——《诗·小雅·白华》
(3) 又如:菅茅(茅草的一种);菅菲(菅履,草鞋);菅筲(用菅草编的盛饭器);菅荐(草席)
(4) 也表示茅草的统称 [cogongrass]
虽有丝、麻,无弃菅、蒯。——《左传·成公九年》
(5) 又如:菅蒯(茅草之类,可编绳索;亦指草鞋)
(6) 中国古地名 [Jian town]。春秋宋地。在今山东单县北
公败宋师于 菅。——《春秋》
[①][jiān]
[《廣韻》古顔切,平删,見。]
亦作“葌1”。
(1)植物名。多年生草本,叶子细长而尖,花绿色。茎可作绳织履,茎叶之细者可以覆盖屋顶。
(2)通“蕑”。兰草。
(3)通“姦”。
(4)姓。汉代有菅禹。
[②][guān]
[《字彙》古頑切]
春秋宋地名。
音韵参考
[上古音]:元部見母,kean
[广 韵]:古顔切,上平27刪,jiān,山開二平刪見
[平水韵]:上平十五删
[粤 语]:gaan1
[闽南语]:kan1,koaN1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字源字形